行业知识详情

渠系建筑物沿革

发布时间:2017-09-29
渠系建筑物沿革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没有接触也就不会有了解,毕竟隔行如隔山差距还是非常大的。鲁班乐标小编就渠系建筑物沿革和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渠系建筑物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据《水经·渭水注》记载: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筑长安城,用飞渠引水入城;《周礼》一书中的《考工记·匠人》篇(成书于2000多年前)记载:“欲为渊,则勾于矩”;《汉书》卷89“召信臣传”记载:汉元帝建昭五年(公元前34),召信臣“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灌溉”;《后汉书·张让传》记载:中平三年(公元186)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上述之“飞渠”、“勾于矩”、“水门”及“渴乌”即为现今渡槽、跌水、水闸及虹吸管。渡槽、跌水、水闸在中国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虹吸管也有1800年的历史。建于战国前期的引漳十二渠是中国北方引河水灌溉最早的大型灌溉渠系。埃及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印度河流域等地区都有悠久的灌溉历史。这些地区最古老的灌排渠系建筑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


更多关于“渠系建筑物沿革”等建筑建设方面的知识,可以登入鲁班乐标进行查询。





关注手机鲁班乐标(m./),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建筑业查询服务
  • 建筑业查询服务
  • 行业资讯
  • 企业介绍
  • 行业知识
  • 奖项介绍
在线咨询 免费试用